沿淮大豆价格“再起波澜” 无奈东北豆“望尘莫及

2017年11月17日丨大豆丨分类: 大豆价格丨标签: 大豆价格

  沿淮地区“炒价”现象拉动毗邻地区跟涨,“跑得快”的已经“刹车”,而价位低的依然在“追”。而东北各地国储收购“门庭若市”,“十里长廊”式的卖粮队伍令大多数贸易商“望尘莫及”。东北地区那么大的范围,收购库点寥寥,即便国储价格稳定,但收购量仅是“杯水车薪”。市场和企业已不再关注国储大豆价格,因其收购量甚微无法减缓产区压力。相反,豆农的惜售情绪或多或少地有所增加,对豆农来说,这种“望梅止渴”的国储价格如同指导价,真正出售仍然受到“长龙”队列的制约。

  由于前期各地存储商纷纷涉足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北和江苏收购,沿淮地区豆市被大范围的“涨潮”所拉动,目前“余波”仍存,虽然个别地区已经“刹车”,但低价区域依然在续涨。各地大豆质量明显下降,各种惜售现象导致豆源流通延缓,收购量明显下降。

  上周末,领涨最明显的区域仍是安徽淮北部分集散地,产区收购价最高达4460~4480元/吨,由于收购价格超前,市场报价4540~4560元/吨,而市场明显倾向于选择低价位区域;跟涨的宿州地区收购价同样“马不停蹄”,也已在4400~4440元/吨之间。受高价位区域质量下降、价格高昂影响,河南许昌市场也很快被拉动,一周内收购价就由4300元/吨一跃跳上4400元/吨,店面车板价也出现4460~4500元/吨的行情。毗邻的山东、河北及苏北部分地区,受河南、安徽许多贸易商入市带来的“刺激”,上周更是“烟雾弥漫”,之前4300元/吨的“杂豆”价格大幅攀升,山东装车报价最高已达4560~4640元/吨;河北毛粮装车价由3860~3880元/吨涨至4300元/吨,仍有客户等待装运。被“炒起”的商品豆价格刚欲“熄火”,山东本地及安徽种子加工企业又开始涉足。上周末,种子净粮装车价已出现5100~5200元/吨,此价格是对不同品种严格分类。种源挑收现象不断加剧,商品豆质量将比之前大幅下降,而商品豆价格不但难以回落,反而会受到支撑。

  本周,沿淮各地大豆价格不会明显波动,已经冲高的地区会稍有停歇,存储商在高昂的入库成本制约下,开始明显控量。外围鲁、冀、苏豆区在种源购买商入市后,会逐渐减少商品豆的外运,加上各地日渐上涨的态势,明显让豆农严重惜售,各地收购量下降将支撑价格稳定运行。目前各地市场价差已不大,因此,短期内市场也会调整心态,由“不适应”向“适应”转化。

  经过持续的价格下调,东北各地已经重回国储入市前的基点,而市场依然“不冷不热”,令东北贸易商仍有压力。国储收购库点不增,价格虽按开秤初期收购,毕竟收购量甚微,对市场难以形成引领。此现象出现时间较长,产区总量释放缓慢,许多压榨企业谨慎入市,蛋白企业已经觉察到产区的“动向”,大批产量滞留产地,像是自己“锅中的饭,不饿不动碗”,这样既可缓解资金压力,又不至于“断炊”,以致产区难以出现集中采购潮而使行情“骚动”。因此,产区贸易商在“不紧不慢”的各种采购中,仍显现一定压力。

  上周,东北大部分地区价格都在进一步下调,其中黑龙江绥化、佳木斯地区已经跌至之前的价位,5.0规格、40%蛋白含量的商品豆塔选装车价最低已现3560~3600元/吨,其他地区多在3600~3680元/吨之间;大粒型、高蛋白单选品种也由3900元/吨下调到3700~3760元/吨之间,离国储收购库点较近的区域有一定优势,许多商品豆源已经降低身份“转嫁”给国储。由于收购库点寥寥,每天排队的车辆最多达到350辆左右,有的最长5天才可卸货。车辆占用较多,循环周期拉长,令外发长距运输压力扩增,运费也比之前增加。而海运费从10月下旬以来,经历了多次上调,运输费用比原低点时增加12%左右,导致入关的许多水运区域成本与公路运输差距甚微,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汽运的需求大幅增加。

  由于近期东北各区域还未出现恶劣气候,陆路运输短期内仍有明显的快捷优势。铁路运输已经渐渐出现压力,许多资源型配置加剧了哈局、沈局运营调配压力,加上大批玉米、大米、大豆等粮食类运输均采用“盖车”,这样“挑剔”的现象将改变,许多蓬车也将投入粮食运营,且请车延缓现象日趋明显。

  由于运营费率已明显“吞食”大豆下调的价格,本周东北部分商品豆高价区域仍有小幅回调的可能,市场、企业短期入市仍表现出不太配合。产区许多大型油企在粮油行情不乐观的状态下,收购价格很难松动,而3300元/吨的心理价格又很难收到意中粮源,这种僵持的延续,让总量很难转化,导致产区压力继续加大。

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

已有 0 条评论  


添加新评论